《染髮的化學》                美國漢茨門化學公司高等材料部 張治 
    市面上的染髮劑有許多種:有暫時性、半永久性和永久性的。暫時性的染髮劑一次洗髮就完全洗掉,半永久性的染髮劑可耐五到十次的洗髮,永久性染髮劑可持續到新的頭髮生出來後再染。 
    在顯微鏡下觀察到頭髮是桿狀有鱗片的組織,在鱗片表皮層的下方有兩種蛋白質,是真黑色素(eumelanin)和嗜鉻黑色素(phaeomelanin)。前者帶來了棕到黑的髮色,後者則是形成紅髮或黃髮的原因。如果兩者都缺少了,頭髮就變成白色或灰色。
    暫時性染髮劑裡的色素只附著在鱗狀表層的外面,所以容易被洗掉。半持久性的深色色素是醋酸鉛,醋酸鉛可以滲入頭髮表皮層和裡面蛋白質上的硫,形成一種深色的化合物硫化鉛。 
    至於持久性的染髮劑,不論是深色還是淺色,染色素必須滲入髮桿的深處,這些染色素才不會被洗髮精洗掉。要使染色素能滲入髮桿,它必須先穿透鱗狀表層,才能達到表層下並與髮桿的蛋白質色素接觸。持久性的染髮劑都包裝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染色劑的阿摩尼亞溶液,第二部分是6%過氧化氫水溶液。阿摩尼亞使鱗狀表層漲開,使過氧化氫和染色劑穿過表層與髮桿的蛋白質接觸。過氧化氫先氧化了髮桿蛋白質,把髮色漂白,然後染色劑和氧再反應形成新的顏色。這些染色劑在碰到過氧化氫時會被氧化而加深顏色。不同染色劑提供不同髮色,取決於染色劑的化學成分。例如紅色是用 2-nitro-p-phenylenediamine,黃色用間苯二酚(resorcinol)。染色化學裡最主要的新發現是 dihydroxyphenylalanine(俗稱 Dopa),以 Dopa 為基礎的衍生物,使各式各樣的髮色變得可能。 
    染髮劑裡的一些成分,像阿摩尼亞、過氧化氫、染色劑的酚都是有生物活性的化學品。皮膚過敏的人會皮膚發癢、起紅斑或疹子。所以不論是什麼樣的染髮劑,都會警告人在使用前必先做皮膚敏感性測試,沒有反應才正式使用。 
張貼日期:2005/3/3 
    上文撮自張治(2005).《科學發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National Science Council),3月號,387期,62~65頁,有關原文刊登於下列網址:<http://web1.nsc.gov.tw/ct.aspx?xItem=8170&ctNode=40&mp=1>。

 

 

《染髮會得到癌症嗎?》                  臺北榮總臨床毒物科 楊振昌醫師

染髮劑是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一種化學藥劑。
:染髮劑中是否真的含有致癌物? 
:大部份染髮劑主要的成份為煤焦油的衍生物對苯二胺類化合物、過氧化氫和酚類化合物等氧化劑。對苯二胺類化合物在動物試驗中顯示會導致泌尿道、肝臟、皮膚、乳腺、前胃、甲狀腺或淋巴系統的癌症,亦會經皮膚吸收而致癌,也有部份動物皮膚實驗中不會致癌。過氧化氫動物實驗中有致胃癌的報告。
:既然染髮劑中含有可能的致癌物,那麼經常染髮,是否會較容易得癌症呢?
:研究指出經常接觸染髮劑的人(包括理髮師及一般市民)可能會較一般人有 更高患乳癌、子宮頸癌、外陰部癌症、淋巴瘤、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肺癌、膀胱癌、及黑色素瘤的機會,雖然增加的比率不高。在1979年發表於《刺胳針》雜誌上一項針對120,000名30~55歲已婚護士的研究指出,染髮者較未染髮者約有高10% 的機會患子宮頸、陰道及會陰癌症。另一項針對385名罹患血液癌症與1,432名對照者的研究則指出,長期使用較深色(黑色、紅色與棕色)的染髮劑,可能會明顯增加罹患非何傑金氏淋巴瘤的機會,另外也可能會增加罹患多發性骨髓瘤與何傑金氏淋巴瘤的機會,雖然此研究的規模不大。美國癌症學會在1994年所發表的一篇針對573,369名年齡在30歲以上的婦女所作一項長達6年的追蹤研究顯示,長期(20年以上)使用深色染髮劑的婦女,可能會稍增加罹患淋巴瘤與多發性骨髓瘤的機會3%。哈佛大學在同年發表的一篇針對99,000名護士長達14年的研究顯示,染髮與罹患淋巴瘤、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並無相關。目前還不能完全排除染髮可能罹癌的可能。 
:雖然染髮不一定致癌,但也沒辦法排除這種可能,請問怎樣才比較不會因染髮而增加患癌的機會呢? 
:由於因染髮罹患癌症的潛在危險仍不能忽視,要想避免因染髮而致癌的可能,最好做到以下幾點:

  1. 可能的話,儘量不染髮,或至少不長期染髮超過20年。
  2. 少使用深色且不褪色的染髮劑,多用清洗1~3次或5~10次後即可洗淨的染 髮劑。
  3. 染髮時多使用含海娜(henna)或植物性染料的染髮劑,少使用可致癌的含煤焦油衍生物的染髮劑。或者可使用漸染式的染髮劑,此種染髮劑常含醋酸鉛,會不會因染髮而導致鉛中毒,則是另一個疑慮。
  4. 染髮時務必戴手套。
  5. 染髮完成後立即以清水充份洗淨頭部。
  6. 染髮時應依照包裝上的標示進行。
  7. 不染髮。
  8. 染髮時不抽煙或吃東西,免得手上沾到染髮劑而食入口中,增加吸收量。

:染髮劑的成分常標示不清,請問如何辨別其中是否含有致癌物呢? 
:染髮劑的標示常不清楚,確實是一個問題。各種染髮劑中,或多或少都含一些可能致癌物質,因此染髮就會有風險。一般而言,愈深色(例如黑色、紅色或棕色)的染髮劑,含致癌物的量愈高。較不褪色的染髮劑含致癌物量多半較高,因此盡可能少用。 
:染髮劑除了致癌外,還有其他危害呢? 
:除可能致癌外,染髮劑最常造成的危害是對皮膚的刺激,甚至產生嚴重的皮膚過敏。因此,在使用一個新品牌的染髮劑前,最好先滴一小滴於耳後皮膚上,不要洗掉觀察2天,如無紅腫等過敏反應才可以安心使用。染髮劑如使用不當或不慎食入,也可產生腸胃刺激,甚至出血潰爛、肝腎功能變差、變性血紅素血症(四肢皮膚及嘴唇發紫發紺),乃至於更嚴重的中毒症狀,使用時不可不慎。
    總之,目前雖然無法確定染髮與得癌症的相關性,但是染髮劑中常含致癌物,因此,要想避免患癌的風險,最好的辦法還是不要染髮或少染髮!

    上文撮自楊振昌:《染髮會得到癌症嗎?》臺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Taiwan Cancer Clinic Foundation,網址為: http://www.tccf.org.tw),有關原文刊登於下列網址:<http://homepage.vghtpe.gov.tw/~tcfund/information/DYE.HTM>。

 

 

純天然的產品一定是最好的嗎?          化妝品員警 寶拉培岡(Paula Begoun) 
    一九九九年消費者雜誌十一/十二月雙月號中寫著,「不要被“天然”這個術語愚弄…。」那麼什麼是「天然」的產品呢?對於大部分的化妝品公司來說,它只是在很多人工合成的成分中含有植物萃取物的配方。
    有些化妝品公司如Axxxa(名稱經筆者刪畧)標榜產品純粹來自於天然的成分,但是,舉例來說,硫酸肉桂銨是一種介面活性劑,產品標示硫酸肉桂銨來自椰子油,其實,硫酸肉桂銨是椰子油與硫酸的鹽類化合物,再以三乙基醇氨等成分中和,而Axxxa的產品含有更多的人工合成成分,包括合成色素、防腐劑、成膜劑與光滑劑。
    即使真正「純天然」的產品,也會引起過敏、皮膚刺激和敏感,下列的成分可能會引起皮膚刺激、過敏反應、皮膚敏感或光敏感:杏仁萃取物、甜胡椒、白芷、山金車、薄荷油、鳳仙花、九層塔、佛手柑、肉桂、檸檬、丁香、紅花苜蓿、可哥脂、玉米粉、芫荽油、棉子油、茴香、樅針、天竺葵油、葡萄柚、馬尾草、薰衣草油、檸檬、檸檬香茅、酸橙、墨角蘭、香蜂草、橡樹皮、木瓜、薄荷、玫瑰、鼠尾草、百里香、金縷梅、冬青樹。事實上,有很多天然的成分都對皮膚有很大好處。
    很多化妝品公司不會提供產品的資料。只要天然的產品是安全有效的,我也不反對使用,但是「天x髮x」(名稱經筆者刪畧)與「植x髮x」(名稱經筆者刪畧)事實上一點都不天然,而且含和人工合成的染髮劑相同會傷害髮質的成分。「植x髮x」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染髮劑,卻聲稱「使用天然植物素材,不含阿摩尼亞,可以保護髮質並賦予頭髮天然色澤,是唯一不傷害髮質的染髮劑」。只要看它的成分標示,就知道它不溫和也不天然,它含有水、Nonoxynol-6、Nonoxynol-4[以上是酚類]、Ethanolamine[會釋放nitrosamines]、丙二醇[防凍劑]、EDTA、Sodium Metabisulfite[漂白還原劑,強鹼,會傷害髮質]、胡桃萃取物、大黃萃取物、金雞納萃取物、p-Phenylenediamine[目前懷疑具致癌性,出處:食品藥物管理局食物營養安全中心]、Resorcinol[來自於石油的一種酚類,會刺激皮膚]、O-Aminophenol、M-Aminophenol[酚的衍生物]等等。「植x髮x」有很多問題成分,即使從天然的觀點也是如此。 
    現在除了不染髮外,我們還沒有可以避免染髮劑中有害頭髮物質的辦法。
    上文撮自寶拉培岡:《
美麗聖經》(2008年7月12日),網址為<<paulaschoice.com.tw>>,有關原文刊登於下列網址:<http://blog.sina.com.tw/paulaschoice/article.php?pbgid=60014&entryid=581275&comopen=1>。

 

 

子宮內膜症與洗髮精有關? 
使用洗髮精、潤絲精與婦女病之間的關聯性較引人矚目,因為婦女在使用時可能有環境荷爾蒙、雌激素作用的化學物質。 
◎婦女病與環境荷爾蒙的關聯 
    最近幾十年來,子宮內膜症與子宮肌腫的患者有低齡化的趨勢,十餘歲的患者發病率急速增加。據說在日本,接受子宮內膜症治療的患者超過十二萬人,潛在患者只怕有數倍之多。這已經是不容忽視的局面了。有許多學者指出,環境荷爾蒙可能與婦女病的關係密切。 
◎環境荷爾蒙對女性的威脅 
    科學已經證實,具有雌激素作用的環境荷爾蒙會造成動物雌性化。目前學界懷疑其是否對女性的月經週期或懷孕、生產也造成影響。因此,婦女病的發病可能也受到環境荷爾蒙影響。

    目前已有包括DDT、PCB、酚甲烷等六十幾種化學物質被認定為環境荷爾蒙。除了日用品以外,環境荷爾蒙還充斥在大氣與食品中,交叉複合污染形成障礙。從經皮吸收的危險性來看,洗髮精、潤絲精極有可能是一項重要因素。有些婦女表示,自從更換洗髮精廠牌子後,生理痛不再嚴重,子宮內膜症也有所改善。

重新檢視現在使用的洗髮精與潤絲精! 
    若假設洗髮精與潤絲精裡的環境荷爾蒙物質對婦女病造成影響,那麼對懷孕期間的胎兒之影響也讓人擔憂。近年來,與生產相關的意外、不孕症、早產、畸形兒、死產等案例驟增,有人認為環境荷爾蒙也對這些生產意外造成影響。既然對孕婦會造成影響,也代表除了生產意外之外,出生的孩子也可能因此有先天性障礙。女性讀者,尤其今後有懷孕可能性的女性,最好重新檢視一下現在使用的洗髮精與潤絲精。
    上文撮自《時報悅讀網》,有關原文刊登於下列網址:<http://www.readingtimes.com.tw/ReadingTimes/ProductPage.aspx?gp=productdetail&cid=mcka(SellItems)&id=CS0093&p=excerpt&exid=39893>。

 

 

染髮劑造成休克死! 
染髮劑會傷害頭髮已經不是新聞。不過除了頭髮以外,染髮劑也有極為強烈的經皮吸收的危險性,因為染髮劑接觸的是皮膚護膜較薄的頭皮部分,危險性勢必隨之增加。 
◎對苯二胺(PPD)引起的症狀 
    染髮劑中使用的物質叫做對苯二胺(PPD),是將頭髮染成黑色色系時必要的物質,這種物質會引起強烈的過敏反應。當體內累積的化學物質到達臨界點以後,過敏反應會以皮膚病的形態發作。然而PPD因效力太強,有引起急性休克全身型過敏性反應的危險性。 
◎全身型過敏性反應 
    全身型過敏性反應的症狀是激烈的呼吸困難,鼻腔、口腔、喉嚨等黏膜系統激烈疼痛、咳嗽、血液循環障礙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致命,因此絕對不能對抵抗力低的孩童與寵物使用染髮劑。 
◎引發貧血或腎功能障礙 
    除了過敏反應以外,對苯二胺另外還有接觸性皮膚炎、黏膜浮腫、結膜炎、鼻炎、支氣管哮喘等發病病例。對苯二胺進入人體後又有破壞酵素,引發貧血或腎功能障礙的危險。 
◎有致癌的危險性 
    此外對苯二胺也是著名的致癌物質,報告指出持續染髮二十年以上的人之中,有許多發生淋巴腫的症狀。而最近的研究指出,對苯二胺是環境荷爾蒙物質。對苯二胺簡直是害處的百貨公司。 
    染髮劑中除了PPD之外,還包含有氨基苯酚、間苯二酚等物質。這些物質進入人體後,有破壞酵素、引發貧血的可能。在白髮開始顯眼的時候,正好是步入老年經皮吸收率開始提高的時候。定期染髮會使有害物質不斷殘留、累積,即使目前沒有任何症狀,也不值得持續使用。 
使用染髮劑注意事項: 
◎減少使用機會,尤其要避免嬰幼兒的接觸。 
◎自行染髮時要避免藥劑四散噴灑。 
◎不要讓嬰幼兒碰觸染過的頭髮。如果藥劑放在兒童接觸得到的地方,造成誤食更是有喪命的危險。 
◎染髮噴霧也一樣危險。 
    有一種比染髮劑更容易改變頭髮顏色的商品,叫做染髮噴霧。染髮噴霧的著色效果高,但是不持久。染髮噴霧中使用的染色劑是焦油系色素,這種色素也用於化妝品著色。焦油系色素的毒性很強,不但會引發皮膚障礙,同時也是一種致癌物質,吸收到體內後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又據說是黑皮症的病因。

    染髮劑與染髮噴霧之中,為了幫助染色劑的滲透,調配了合成介面活性劑,這使得頭皮的細胞遭到破壞,讓化學物質更容易進入。染髮劑的使用說明書中表示必須避免在剛洗完頭的時候使用,由此可知,讓洗髮精內的合成介面活性劑侵襲過的頭皮立刻接觸染髮劑,是有多麼危險。 
上文撮自《時報悅讀網》,有關原文刊登於下列網址:<http://www.readingtimes.com.tw/ReadingTimes/ProductPage.aspx?gp=productdetail&cid=mcka(SellItems)&id=CS0093&p=excerpt&exid=39894>。
 
 

女性常染髮 罹癌風險高                                   開心果(Pollyho)
    根據一項美國最新醫學研究,經常染髮的女性罹患癌症的機率相對提高。一年染髮超過九次的女性,罹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機率增加百分之六十。發表在「美國流行病學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使用深色染髮劑的婦女,罹患濾泡性淋巴瘤的機率增加百分之五十,如果深色染髮劑非屬永久性,罹癌的機率提高到百分之七十。英國癌症預防教育協會執行長裴基說,染髮劑與癌症的關連性從研究結果獲得證實,提醒民眾使用染髮產品時,注意是否通過政府主管機關的安全檢查。 
上文撮自下列網址:http://www.hkplaza.net/discuz/viewthread.php?tid=136039。 
     臺灣高雄市衛生局查獲一件標榜「天然植物」的產品,卻含有化學物PPD。衛生局藥政科股長周彝君說,這家涉標示不符的染髮劑,雖有衛生署許可字號,但因標示與成分不符,將送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化驗是否作假。衛生局藥政科科長洪淑貞說,衛生署限制染髮劑成分PPD在4%以下,是否會造成異常掉髮,須等化驗結果才能論定。但據這幾天的抽驗情形來看,反而是標示不符問題超乎想像,顯示部分業者涉欺騙消費者。 
上文撮自下列網址:<http://www.hkplaza.net/discuz/viewthread.php?tid=211222&page=1&authorid=171630>。

 

染髮劑問題20點 
染髮劑的成份分為以下幾類:染髮主劑、溶劑、表面活性劑、添加劑。 
染髮劑中均含有對苯二胺類物質,它是一種能引起皮膚過敏和多種疾病的有害物質,雖然國家對其含量制定了標準,然而,即使在標準範圍內使用此類染髮劑,仍有少數人發生過敏性皮炎。專家說,目前市場銷售的染髮劑大都含有使細胞產生突變的活性有害物質,其中氧化型染髮劑含有20餘種化學成分,它們之中的九種會引起細胞突變,若長期大量使用又不注意清洗,可能導致癌症。普通的染髮劑若連續使用10年,皮膚吸收1%,就有可能誘發皮膚癌、膀胱癌等病;老年人如果經常使用,人機體的各種防禦與排毒功能均有所減退。 
專家提醒經常染髮的市民應該要注意以下幾點:
1. 盡量減少染髮的次數,使用永久性染髮劑最多1個月一次,染完後應及時洗  頭,以免頭皮累積藥物。
2. 選用沒有添加過氧化氫的半永久性和暫時性染髮劑,對頭髮的傷害較小;染髮或燙髮最好只處理頭髮中、尾段部分,減少頭皮對藥物的吸收。
3. 染髮前一定要做皮膚測試,確定沒有過敏反應才試用產品。測試時把染劑抹在手上或耳朵後面,觀察1天,最好是2-3天,看局部有沒有紅腫反應現象。
4. 如果要染髮,最好改用無副作用的天然染髮劑,是防止染髮劑副作用的最有效方法。

上文撮自下列網址: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9010601055&q=7009053101877&p=%E6%9F%93%E9%AB%AE%E5%8A%91。
 

染發劑產品質量解讀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國家化粧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州)技術研發部 
 謝文緘 
產品簡介
染髮劑分為暫時性染髮劑、半永久性染髮劑和永久性染髮劑。暫時性染髮劑洗滌一次就可除去;半永久性染髮劑塗於頭髮上20-30分鐘後用水沖洗,就可使頭髮上色,能耐6-12次洗滌才褪色;永久性染髮劑使用的染料大分子在頭髮纖維內通過染料中間體和偶合劑小分子反應生成,在洗滌時,染料大分子不容易通過毛髮纖維的孔徑被沖洗。
關鍵指標
1. 含重金屬元素:重金屬元素鉛、砷、汞是染發劑中有毒物質。汞離子能幹擾皮膚內酪氨酸變成黑色素的過程,汞及汞的化合物可以穿過皮膚造成汞中毒,出現大量的黑斑;砷及其化合物都有毒性,皮膚如大量吸收砷可引起皮炎、色素沉積等皮膚病,導致皮膚癌;過量的鉛被皮膚吸收會危害人體健康,如影響造血系統、神經系統、腎臟、胃腸道、心血管等功能。
2. pH值:人的皮膚和頭髮是弱酸性接近中性,染發劑pH值過高或過低會刺激使用者的皮膚和頭髮,造成皮膚和頭髮酸鹼度不正常,降低皮膚抗菌能力。鹼性過強會使頭髮枯黃、無光澤或斷裂。
3. 含過氧化氫:過氧化氫也叫顯色劑或氧化劑,可以催化顏色的形成和持久性。顯色劑用量越大,從頭髮上除去的硫越多,頭髮缺乏硫,就會變硬變輕,長期使用使頭髮枯黃、分叉,甚至會嚴重脫髮,髮質嚴重下降,無法再恢復到健康的狀態。
4. 含氨水:大多數氧化型染發劑都有很大的刺激味,這是氨水所致。氨水是一種鹼性物質,長期接觸可出現皮膚色素沉積或手指潰瘍等。氨水可以通過頭皮毛囊進入人體,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大危害。 
5. 含對苯二胺:對苯二胺在染發劑中是中間劑,通過與頭髮蛋白、氧化劑與偶合劑作用,使合成的有色染料分子附著在頭髮上,使頭髮著色。間苯二胺屬有毒物質,可引致突變作用、致癌和畸型,建議不宜頻繁使用。
選購提示
1. 標識清楚完整:購買染發劑要到正規的店舖,購買包裝完好的產品,產品的標示要清楚,除了生產批號和衛生許可證號外,產品的生產廠家、生產地址、產品名稱、生產日期、安全警告、使用指南、滿足保質期和安全性要求的儲存條件等,都要有清楚的標示。
2. 區分不同性質的染發劑:現在,市場上有原料成分從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染發劑,這些染發劑毒性較小,過敏的發生率較低,但是染發的顏色較淺、堅持的時間較短。化學染發劑中含對苯二胺,效果較好,但是容易引起過敏,長期使用對肝臟有危害。所以,在購買時,消費者要注意權衡利弊。
3. 在使用染發劑時,先塗少量染發劑在耳後,看看是否有刺激反應,如果有就避免使用。使用染發劑的次數不宜過多,儘量減少使用的次數或延長使用的間隔時間,可以減少皮膚炎症的發生。

上文撮自下列網址:<http://big5.aqsiq.gov.cn/gate/big5/cpzljds.aqsiq.gov.cn
/xfzn/zjjd/201012/t20101230_174405.htm
>。

 

 
 

揭開“xx黑”洗髮水真相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國家化粧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實驗室主任 張曉強
    對苯二胺是一種化學染色劑,屬於潛在致癌物質,被允許在染髮劑中使用。按照國內《化粧品衛生規範》,染發劑中對苯二胺的含量不得高於6%。雖然五種“xx黑”(品牌名稱被筆者隱去)洗髮水對苯二胺含量在1.1%到1.4%之間,但洗髮水的使用頻率高,長期累積,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威脅。建議染發的頻率不宜過多,可能三五個月染一次,但是洗髮水使用率高,一個星期要進行一到兩次洗髮,如果長時間使用對苯二胺濃度在1%到1.4%之間的洗髮水,對人體會造成傷害。除檢出對苯二胺外,實驗人員還在xxxx黑、xxxx黑洗髮露、xxxx神奇xx黑洗髮露、xx防脫xx黑等四種洗髮水裏,檢測出了化粧品裏禁用的化學物質間苯二胺。間苯二胺是一種工業染料,主要用於毛皮染料和水泥促凝劑。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毒理室 副主任李毅民
    間苯二胺是一種禁用物質,國際上明確指出間苯二胺是一種可以引起致突變、致癌和致畸作用的物質。原來,這五種“xx黑”洗髮水都添加了對苯二胺等化學物質,有的甚至還違禁使用了致癌物質間苯二胺,最後卻打著草本植物精華、安全、健康的幌子欺騙消費者。從動物實驗證明這兩種物質會引起致突變、染色體激變等作用,長期使用可能引起人體細胞的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畸變,可能導致癌症。合格的染髮劑都會在包裝上標明含有對苯二胺的警示語,為了防止出現過敏反應,還提示在染髮之前進行皮膚測試,並提示不可頻繁使用。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郭宇華
     為了避免染髮產品可能造成的危害,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哮喘病等疾病的患者與準備生育的夫妻、孕婦和哺乳期的婦女不適合使用染髮產品。不法分子和無良企業往食品或者藥品中添加違禁成分,這一情況又出現在洗髮產品中,其潛在的危害不亞於食品藥品當中的造假。

上文撮自下列網址:<http://big5.aqsiq.gov.cn/ztlm/mzzlbg/200901/t20090105_102805.htm>。
 

天然染髮劑成分竟含有化學物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在市面上抽檢的三十個染髮劑標本中,發現有十五款未有列明化學物含量;十七款警告字眼不合格;還有三款產品聲稱含天然成分,但成分中卻含有化學物「苯二胺」或「甲苯二胺」,有誤導成分,用後更可能會導致皮膚敏感。消委會建議,市民在嘗試新染髮劑前的四十八小時,先進行敏感測試,確保產品安全方可使用。 
標籤未列明含量 
     消委會指出,「苯二胺」或「甲苯二胺」可能會引起皮膚發炎,根據《藥劑業及毒藥條例》規定,所有含有「苯二胺」、「甲苯二胺」或其他「烷化苯二胺」等成分產品必須在包裝上標示成分、含量,及以中英文列出產品可使某些人士皮膚嚴重發炎等警告字眼。 但消委會發現,在抽檢的三十個染髮劑標本中,有十八個未能達到有關標籤的規定,包括十五款沒有標示化學物質「苯二胺」或「甲苯二胺」;十七款警告字眼不合格,包括十一款沒有中文警告字句。另有三款產品聲稱含天然成分,但卻含「苯二胺」或「甲苯二胺」,更被英國消費者協會認為是皮膚致敏物質。消委會已將有關資料交予衛生署作進一步評估和跟進。 
 警告字眼不足 
     消委會表示,一般染髮劑,特別是永久性染髮劑都含各種化學物質,部分屬皮膚致敏物質,可能會導致過敏反應,例如頭皮發紅、紅腫和痕癢等,所以法例才規定假如含有「苯二胺」、「甲苯二胺」等成分,都必須在包裝上列明含量及中英文的警告字句。消委會於今年頭九個月接獲三宗投訴,其中一宗就是使用染髮劑後出現皮膚過敏情況。 
    消委會稱,一般消費者未必能夠理解專業用染髮劑的含量和使用方法,建議消費者不宜購買供專業人士使用的染髮劑。消委會建議市民使用染髮劑時要避免直接接觸皮膚,若要嘗試新染髮劑,最好在使用前四十八小時,先將少許點在耳朵後的皮膚進行過敏測試,確保沒有過敏反應後才可使用。而皮膚有問題的人士、三個月以下孕婦以及哺乳中婦女都應避免使用永久性染髮劑。 
 英青年皮膚致敏增多 
     根據歐洲消費品科學委員會(SCCP)二○○六年研究顯示,在研究的四十六種染髮劑中,有二十七種歸類為皮膚致敏物質,十種的致敏性為「極端」,十三種屬「強烈」,四種為「中等」;委員會更將對苯二胺歸類為對皮膚致敏性為「極端」。而英國醫學期刊於去年報告中亦指出,由於越來越多青年人染髮,染髮過敏個案日漸增多。其他研究亦顯示因接觸苯二胺而出現的過敏反應的個案上升。

上文撮自下列網址:http://forum.news.yoho.hk/viewthread.php?tid=63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梵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